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

by: Dan Ariely

 

20100719


在越看越不耐煩的心態下,好不容易看完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。雖然趕著還圖書館,但我不想再借出來翻閱它,於是非常不理性地決定犧牲睡眠,把這些不耐煩條列出來。算是 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實例。

警告,沒啥好評,不喜勿讀。謝絕攻訐。



作者前本
Predictably Irrational大賣,當時我對那本書就有些意見,一時沒記下來發表,也就算了。這本書不幸還是延續前書令我Irritating的特徵:舉其犖犖大者,每章終結前的結論像期末報告一樣,提出腦力激盪天馬行空的建議。

記 得在
Predictably Irrational中作者提出某些建議,我的直覺是;以色列軍國教育果然有效,建議的政策極具有中央集權色彩,可比兩蔣時代的台灣;反感油然而生。這本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章節末的建議,沒讓我想起軍訓,倒是讓我聯想起報章雜誌的排疑解惑欄,只不過Sex and the City裡Carrie的生活約會閒談或更建設性和娛樂性。

本書的結構大約是,作者先談自己的切身經歷或是社會現象,以此為引子,設計執行實驗,討論實驗結果,最後應證假設,結論「曉以大義」。我對實驗部分沒什麼很大意見,畢竟取樣和模型設立的種種設限和變數並沒詳細解釋。我比較不同意的部分是作者推演出來的結論,儘管作者貴為名校教授,我還是覺得其結論有商榷餘地。

提幾個讓 我raising eyebrows的實驗/結論。



第一章: Paying More for Less, Why Big Bonuses Don't Always Work

作者以為,提供Bonuses對員工工作表現有適得其反的效果,因為員工會光想著達到績效標準以賺紅利,而不專注於工作,或是擔心達不到紅利績效標準,而產生莫大壓力。作者設計了個"巨額"獎金效益的實驗,為讓有限經費製造出"巨大紅利激勵效應",作者選擇了偏遠貧窮的印度進行實驗。

實驗設計和結果,此略。章節末結論之一是One simple solution is to keep bonuses low.(pg. 51) 

 

Hmmmm....

大公司請CEO給Bonuses,目的/效能不只是薪資激勵,還有CEO 個人Esteem和市場身價的激勵因子在。各大公司CEO的薪資都有排行;CEO彼此間的身價角力與地位高低,最簡單的評估標碼,薪資為一,公司績效表現為二。在提供薪資上就比同等級公司給得少,哪個Worth his salt的CEO會接受這個職位(不只是工作喔)? 再說,一般混到高薪的CEO不會小鼻子小眼睛的光想著年終獎金,任何self-respected的CEO應該會更在意是否能達到預訂績效。如果真有壓力,應該是來自於這種績效表現,而非來自於今年可以拿多少紅利!

用貧窮印度人的行為來揣測財富排行榜上CEO的心態,個人覺得取樣有問題。



第五章:The Case for Revenge: What Makes Us Seek Justice?

作者想測試"Revenge"行為。在咖啡館點餐時,侍者Dan對願意參加實驗的人解釋參予者有五元報償。 其間,Dan中斷解釋,回應手機,談私事12秒,再繼續說明。後來Dan給參予者多於5元的零錢 ($1, $2, $4 不等),看有多少人會對Dan不禮貌的行為採取"報復",決定不退多餘零錢給Dan。

作者說,在Dan中斷解釋的情況下,退錢的只有14%,表示參予者對不禮貌的行為採取報復行動。在Dan沒中斷解釋的情況下,沒有報復誘引的控制因素下,有多少人退多餘零錢呢? 45%的參予者會退錢。

嗯,這樣的結果算 Significant嗎?

首先,接個12秒的電話會讓多少人產生"報復"的情仇呢?

再者,在沒有報復誘因下,45%會退多餘的錢給Dan,但55%--多於半數--並沒退多餘零錢的給Dan,這該如何解釋呢?或許人本來就愛佔小便宜,多幾塊錢就直接放進口袋,和是否討厭給錢的人一點關係也沒有。這豈不是出現了作者實驗假設之外的影響因素呢? 或若強依作者的邏輯,硬要把報復心態
至於歸納結論中,Dan一定是哪裡莫名其妙惹到參予者了吧

個人覺得這個實驗過於粗糙,結論也未免太Jump into conclusion。




第十章裡應用The Ultimatum Game為例,解釋心情會影響決定,一時心情會影響長期行為。廢話!這還要實驗應證嗎?!好,那也用個讓人信服的實驗吧!

詳細實驗和過程,此略。大要,offer $7.5:$2.5方式兩人分錢,接受者不知道誰是offer者(作者),交易前接受者/實驗者先看正面或負面情緒的影片,然後寫下類似經驗。基本上測試影片是否會影響情緒,繼而影響交易行為。結論:情緒影響是否接受不公平的分錢法。

實驗第二回,上次實驗中的接受交易者變成Offer者,offer與陌生人共分十元。若上次接受者拒絕了$2.5的offer,這回他將心比心,會提供較公平的分配--雖然他不知道他上次拒絕是因為受負面情緒左右,反而以為這是理性思考的表現。反之亦然,上次看正面影片心情好而接受$2.5分錢的,這次會推想:我上次接受這個數字,對方應該也會接受。
不知不覺受好心情影響而接受小額分款的決定,當再次面對類似情境時,會繼續影響下一個決策。


結論:The results of our experiments weighted in favor of the general version of self-herding. The initial emotions had an effect long after the fact, even when the role was reversed. (pg. 274) (註:Self-herding)


最初的情緒對後來的行為有長遠的影響,這種結論未免過於草率。人會修正行為,俗話不是有:騙我兩次,算我北七。(好像是這樣。)第二回offer後,實驗者若被拒絕,第三次還執意做出類似offer的話,這個人就沒什麼腦子。再者,實驗者若在進行第三次offer時修正決策推理,那麼作者這裡提出The initial emotions對長期行為有self-herding的影響就有謬誤。

我同意情緒影響決策,但是情緒對決策的影響有長期有短期,一次情緒定江山,以這樣的實驗來推斷,語氣未免過於篤定。


此外,那些以"Why"為副標的章節,看完書後再回頭去想想,作者並沒有確實地對 Why提出解釋或原由。不僅如此,作者所提出的Solutions過於簡明,宛如坊間報章雜誌俯拾可得的大眾心理學專欄,
只不過比不上兩性專家或生活哲學家的洋洋灑灑 。既然作者和普羅大眾提出的結論大同小異,那麼有沒有實驗應證添加權威性,本質上毫無影響。此類建議最為明顯的是在Mating和Online Dating兩章,每每了無新意;到了提議夫妻共乘獨木舟(Conoe)以解決負面情緒問題那段,作者自己承認這些提議沒有實驗依據。打著實驗掛帥卻信口開薇薇夫人信箱,簡直可笑。


作者說:"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 is also very different from Predictably Irrational because it is highly personal."  (pg. 13)  Yes, it is Too personal ! 例如,關於報復的第五章,基本上就是作者對Audi客服不滿的最後報仇--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寫成Case (pg. 147) 發表還太過小眾,要踩著暢銷書的coat tail再寫入一章,才能洩恨。此外,第十章是對教授Paul的Write up,報當年的排課之仇。

 

或許如作者在第九章所說,我們對人 的同情心和協助感有遠近親疏之別(Closeness, Vividness, and the "Drop-in-the-Bucket" Effect,pg. 242),而我對作者既不感到close,對他的個人經驗也沒有vivid的感同身受,所以他提出的不理性的種種好處,對我也像drop-in-the- bucket,沒什麼影響。但,我強烈懷疑諾貝爾經濟學得主George Akerlof在書背面的推薦,多少受這種親近偏見的影響。



以上為個人意見。喜愛本書作者,請繼續支持喜愛;想買或借本書來看的,還請自便。



不小心就浪 費這麼多時間對一本書挑骨頭,實在是太不理性了!




註:Self-herding mechanism: remembering your actions, attributing them to a more general principle, and following the same path.

 

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cheet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